家具博物館可以去到幾盡? 拼湊靈感 譜寫家的故事


反轉家居——來到博物館2樓,最吸睛的是兩個倒轉的「家」,抽象風VS.淡雅風,你喜歡哪個?(圖﹕洪慧冰)

(圖﹕品牌提供)

命名緣由——何解叫IKEA?「IK」是創辦人Ingvar Kamprad的縮寫,「EA」分別代表其成長的農莊Elmtaryd及小鎮Agunnaryd。圖為博物館內展出歷年目錄封面。(圖﹕品牌提供)

大眾化設計日——大眾化設計日當天,以展覽形式分享第三屆家居生活報告。(圖﹕洪慧冰)

首間IKEA——博物館位於1958年落成的IKEA首間店舖,現時的外牆與當年幾乎一模一樣。(圖﹕品牌提供)

搶眼燭台——Henrik Preutz 為PS Collection設計的燭台,用上搶眼桃紅色,設計容易裝嵌。(圖﹕洪慧冰)

獲獎吊燈——這款吊燈獲德國「2015紅點設計大獎」,拉繩可營造不同光線及投射效果。(629港元)(圖﹕品牌提供)
你曾否對「家」有又愛又恨的感覺?OT回家,想在舒適的梳化「攤唞」後去梳洗,準備不足8小時後又回到辦公室,豈料被家人斥責懶執屋、東西亂放,小小的嘮叨演變成大風暴……
對工時冠絕全球,人均居住面積只有150呎的香港人,「家」僅僅用作睡覺?還是值得花點心思讓「家」變得更好,維繫親密關係?IKEA上月在瑞典艾爾姆胡爾特市(Almhult)的總部舉行大眾化設計日(Democratic Design Day),發表第三屆家居生活報告(Life at Home Report),並以全新形象展現IKEA博物館。當中不同的home story,或許能給你一點啟示,如何為「家」譜寫更和諧的樂章。
記者來到IKEA瑞典總部,率先一覽來年產品,並與設計師會面。有機會與主打PS collection燭台的瑞典設計師Henrik Preutz見面,當然要把握機會問問他對家的感覺。「瑞典人很重視家,珍惜與家人相聚的時光,也會帶朋友回家一起煮食。我們會花時間挑選家具,對自己的家感到自豪。」這種歸屬感與環境息息相關,冬季的瑞典寒冷,加上下午約4時便天黑,家成為理所當然的聚腳點。「對我而言,冬天最需要日光和溫暖,所以燈和蠟燭很重要,也是我設計燭台的原因」,Henrik說。
探討「家」的意義 重塑設計
作為家具領頭品牌,IKEA早已明白產品不能只以北歐家居為本位,近年更推行全球家居生活調查。本年的調查整合柏林、孟買、紐約、巴黎、上海、悉尼等12個城市逾萬名受訪者的生活習慣,探討構成「家」的元素及對「家」的情感。IKEA設計經理Marcus Engman指出,因着對各地生活方式的好奇心,他希望透過調查結果重新思考及定義家中的物品,從而轉化成大眾化設計(Democratic Design),糅合設計、功能、品質、可持續發展及低價,創作出適合各地的產品。
調查中有不少有趣的數字,反映如何在生活細節完善一個家。有人認為「家」不止代表實體空間,而要在「第四維(Fourth Dimension)」如聲響及氣味下點工夫,達65%的年輕人(18至29歲)會在家中播放音樂,約63%受訪者會以煮食營造家的感覺;研究又指出,現時急速的網絡化改變了家的親密關係,竟有49%的上海受訪者認為有暢順的Wi-Fi較擁有互動空間更重要,值得反思;另一有趣結果是,有11%年輕人覺得在公司比在屋企更有「家」的感覺!除了綜合數據,報告亦以文字輯錄各地受訪者的故事,單身、情侶、與室友共處、與寵物為伴……細味他們的故事,或者你會找到共鳴與靈感。(網址﹕lifeathome.ikea.com/home
走進60到80年代家居時光隧道
家的故事,又怎限於數據和文字?剛於6月30日盛大開幕、共4層的IKEA博物館,便以實體家具展出家的故事。博物館亦位於瑞典總部,選址1958年IKEA開設第一間店舖的建築物。1樓Our Roots 的展覽,詳細介紹創辦人Ingvar Kamprad童年賣火柴掙錢,到17歲成立IKEA品牌(1943年)的心路歷程,並把他的鄉村小屋呈現眼前;2樓Our Story的展覽最吸引,以「示範單位」形式,展出1960年代到現今的客廳、睡房、工作間等,當中不乏經典家品系列如KLIPPAN梳化。90年代到現在的家居裝潢趨向自然淡色的簡單設計,回望1960至80年代,顏色和材質配搭大膽豐富。游走不同年代的「家」,心裏不住呼叫「好有品味、好靚!」,要完善一個家,確實少不了賞心悅目的家具。
■IKEA博物館
地址﹕瑞典艾爾姆胡爾特市343 36 IKEAgatan 5
開放時間﹕每天上午10:00至晚上7:00
網址﹕www.IKEAmuseum.com
文﹕洪慧冰
圖﹕洪慧冰、品牌提供
編輯﹕林信君
電郵﹕lifestyle@mingpao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