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明報專訊】法國時裝設計大師皮爾卡登(Pierre Cardin)周二(29日)逝世,享年98歲。他除了以富未來感的創作見稱,亦主張時裝必須走向大眾,是1950年代末時裝界少數抱持這個看法的人。他向大眾出售名牌服裝,被譽為「時尚品牌之父」(father of fashion branding)。在長達60多年的創作生涯,其業務橫跨汽車、鋼筆以至香水等多個領域,發掘時尚品牌魅力的無限商機,成為往後時裝名牌開拓不同業務的佼佼者。

「時尚品牌之父」業務廣泛
法蘭西藝術院周二在Twitter公布Pierre Cardin的死訊。其家人指他在巴黎市郊一間醫院逝世,聲明表示「這是非常悲傷的一天,Pierre Cardin不復存在」,又形容他在近一個世紀的人生,為法國和世界留下「偉大且獨特的藝術遺產」。他以富未來感的泡泡裙、幾何剪裁和圖案震撼時尚界,1964年的「太空時代」系列仍被視為時裝史上的里程碑。他亦是Jean Paul Gaultier等時裝設計大師的導師,後者在Twitter發文,感謝Pierre Cardin為他打開時裝界的大門,並令他的夢想成為可能。
Pierre Cardin在1922年生於意大利威尼斯附近,出身寒微,自幼隨父母移居法國。其家人形容,他從未忘記自己的出生地,同時將無條件的愛帶到法國。他在1945年到巴黎,翌年成為時尚品牌Dior創辦人迪奧爾(Christian Dior)的裁縫師,1950年創立個人同名品牌。他懷?將時裝大眾化的理念,1950年代末成為首名在百貨公司出售服裝系列的設計師,這亦是他首次大型商業嘗試,惟此事導致他一度被逐出法國高級時裝公會。他曾稱自己的目標是讓其名字和創作出現在街頭,「名人、公主……那不是我的目標,我尊重她們,並會與之共餐,但我認為她們不能表現我的作品」。
貼地創新 與中國關係密切
他在法國以外亦屢開創先河,如在1957年前往日本,成為最早探索亞洲影響力的歐洲設計師之一。1978年,他與蘇聯簽訂生產合約,翌年向仍對外封閉的中國展示一系列服裝。1991年,他成為首名在俄羅斯莫時科紅場舉行時裝展的設計師,吸引20萬人參觀。其家人在聲明中,讚揚他「在早期已投入全球化的潮流」。他與中國關係密切,2018年在長城曾有時裝展慶祝他進軍中國40周年。
Pierre Cardin在1960年代後期已開始設計不同產品,如家具和鋼筆等,在80年代更收購著名法國餐廳Maxim’s,在世界各地開設分店。其商業帝國涵蓋香水、食品、工業設計、房地產等,是進軍其他業務的時裝界第一人,這個模式後來為許多其他時裝品牌帶來利潤,如Armani朱古力、Bulgari酒店、Gucci太陽眼鏡等。有批評者指摘他破壞其品牌價值和一般的奢侈品概念,但他對此嗤之以鼻。直至今年2月,他仍在與年輕設計師合作。他當時接受路透社,稱自己依然視原創性比一切重要,「我一直努力變得與眾不同,做我自己,其他人喜歡與否無關緊要」。